随着社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了“扶不扶”的困惑中来,一方面,许多路人见到老人摔倒后,纷纷伸出援手;另一方面,不少路人则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袖手旁观,甚至对于那些过路的人没有丝毫关注。
有人说:“扶老不扶幼,逗狗不逗人。”
可这怎么能成为一种“共识”呢?
众所周知,摔倒在地的老人,尤其是身体不好的老人容易造成二次灾害。不少学者都呼吁:路人看到老人摔倒,首先要保证老人的安全,其次再进行救助。尽管有时候病人可能有传染病,但这怎么能成为不救助的理由呢?毕竟,人文关怀和道德标准是不容丢失的。
除了人身安全,衣食住行也是老人们最关注的事情。
有一种数据说得很清楚:“在未来的20年内,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口大国,超过4亿人口将年满60岁以上。”在这个信息无时不刻地提醒着我们,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老人,也需要关心他们。
爱心、尊重和关爱并非一定要伸出金主义之手,我们可以有多种方式来支持和帮助老人度过晚年,比如帮助老人过马路、随手关门等,细节的改变才是起点。